
六螺杆除尘滤筒是结合螺杆式结构(通过螺杆状骨架或纹路增强滤材支撑与清灰效率)与多螺杆布局(6 组螺杆协同作用)设计的高效除尘元件,其结构特点使其在过滤稳定性、清灰效果、耐用性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具体如下:
一、多螺杆骨架:强化滤材支撑,提升抗变形能力
6 组螺杆均匀受力,滤材不易塌陷:滤筒内部采用 6 根对称分布的螺杆作为支撑骨架(替代传统单一中心骨架或网状骨架),螺杆沿滤筒轴向贯穿,将滤材均匀 “固定” 在螺杆之间的间隙中。当滤筒承受负压吸尘(内吸式)或正压反吹(外滤式)时,6 组螺杆可分散压力(每根螺杆承担 1/6 的应力),避免滤材因局部受力过大出现褶皱、鼓包或撕裂(传统滤筒常因中心骨架支撑不足,滤材边缘易变形)。
适配高压力工况,延长使用寿命:在高负压(如 - 10kPa 以上)或高频反吹(如每分钟 3-5 次)的除尘设备中(如水泥厂旋风除尘器后的精过滤环节),六螺杆结构能稳定支撑滤材形态,减少滤材疲劳损耗,使用寿命比传统骨架滤筒延长 20%-30%。
二、螺杆纹路引导:优化气流与粉尘分离,提升过滤效率
螺旋通道分流气流,减少局部堵塞:螺杆表面的螺旋纹路(类似螺纹结构)在滤筒内部形成 6 条螺旋状气流通道,含尘气流进入后沿纹路螺旋上升 / 下降,使粉尘在离心力作用下先被 “预分离”(大颗粒粉尘沿纹路滑落至灰斗),小颗粒粉尘再被滤材拦截。这种 “预分离 + 精过滤” 的组合,减少了直接附着在滤材表面的粉尘量(大颗粒占比降低 30% 以上),降低滤材负荷,延长过滤周期。
均匀布气,过滤精度更稳定:6 组螺杆的对称分布使滤材表面气流速度差控制在 ±5% 以内(传统滤筒中心与边缘气流速度差可达 15%-20%),避免因局部风速过高导致的 “穿透性泄漏”(小颗粒粉尘从高速区突破滤材),尤其适合处理高浓度粉尘(如铸造车间,粉尘浓度 500-1000mg/m³)时,仍能保持 99.9% 以上的过滤效率(针对 0.3μm 以上粉尘)。
三、螺杆辅助清灰:强化粉尘剥离,降低残留率
螺旋纹路引导粉尘滑落,清灰更彻底:清灰时(如脉冲反吹或机械振动),附着在滤材表面的粉尘在气流冲击下脱离,沿螺杆的螺旋纹路向滤筒底部滑动(类似 “螺旋输送” 原理),减少因滤材表面光滑度不足导致的粉尘残留(传统滤筒的平滑骨架易使粉尘在滤材表面形成 “死角残留”)。实验数据显示,六螺杆滤筒清灰后粉尘残留率可控制在 5% 以下,而传统滤筒通常为 10%-15%。
6 组螺杆形成 “振动节点”,增强清灰力度:机械清灰时,螺杆作为刚性结构会随振动产生高频共振,6 个螺杆的振动波在滤材表面形成叠加效应,促使顽固积灰(如潮湿粉尘结块)破碎剥离,尤其适合处理粘性粉尘(如陶瓷厂的黏土粉尘)。
四、结构适配性:兼容多场景,提升设备集成效率
模块化设计,安装维护便捷:6 组螺杆的对称结构使滤筒两端的端盖受力均匀,与除尘器法兰的连接更稳固(不易因安装偏差导致密封失效);同时,螺杆骨架可作为 “抓手”,拆装时无需专用工具(传统滤筒需拆卸中心螺栓),更换时间缩短 40%,适合生产线连续运行的场景(如化工粉体输送线除尘)。
适配高风速、高浓度粉尘环境:由于螺杆结构强化了滤材稳定性和气流均匀性,六螺杆滤筒可耐受更高的过滤风速(1.2-1.5m/min,传统滤筒通常≤1.0m/min),在相同过滤面积下,处理风量提升 20%-50%,尤其适合粉尘产生量大的车间(如砂轮打磨车间、矿石破碎车间)。
五、材质协同:结合滤材特性,强化功能适配
阻燃 / 防静电升级更稳定:若采用阻燃滤材(如玻纤阻燃布),6 组螺杆可内置导电纤维(与螺杆骨架连接接地),形成均匀的防静电网络,避免粉尘摩擦产生的静电积聚(传统滤筒的单一中心导电骨架易出现静电分布不均),适合处理易燃易爆粉尘(如煤粉、)。
耐温 / 耐腐蚀场景适配性强:螺杆骨架可选用不锈钢材质(如 316L),配合耐温滤材(如芳纶纤维),在高温(200-260℃)或腐蚀性粉尘(如化肥厂氯化铵粉尘)环境中,螺杆不易锈蚀,滤材固定更可靠,解决传统滤筒骨架锈蚀导致的滤材脱落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