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布一词,不必往远处说,估计70后的人都没几个知道的了,我若说我是穿粗布长大的孩子,估计有些人就会像看外星人一样看我了。呵呵,虽然是六十年代末的人,但还真赶上穿了些年粗布的。
粗布是自家织的,说起粗,自然是相对于细,细布属于机织的,纱线细;粗布属于手工的,纱线粗;这就是他们的最大区别。呵呵,说起来好像废话呢。
对现在的北方棉区的农家而言,棉花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见,成了商品,成了大家的经济支柱。但在上个世纪农村改革以前,棉花那还真是紧俏物资呢,种棉花的人家里也很少有棉花。当时,棉花属于战略物资,小学课本上说棉花可以制作无烟火药,不知道这是不是根本原因。当时,棉花产量低,绝大部分都上交了,留下的只是一些没有开的僵桃,生产队就给各家各户分上一点,各家在收花柴时,也会多留意看看有没有漏网的桃子。这些讲桃拿回家,晒干,然后再一个个剥开晾晒里面的花,这些花属于最次的,称为“红花”。
积攒上几年,估摸着能够“一机 ”布用的了,就到花房去把棉花弹成棉絮(冀南一带称为“洋子”)。弹好了棉絮,这家的女主人忙的日子就来了。
第一步就是纺线。这时候一般都是冬闲的时候了。每天晚上,女人就把纺车搬出来,多数人家的纺车已经不知道多少年了,已经看不出原木的颜色,在家里一年年烟熏火燎,仿佛上了一层油。把棉絮搓成棉花条,然后就在油灯豆粒大的灯头昏暗的灯光里,嗡嗡嗡地摇着纺车,纺车一圈圈,快一下慢一下,棉花条就变成一根根线绕在锭杆上,慢慢成了胖胖的线穗子!孩子们在纺车的声音里睡着、长大,女人们一年年头上出现了如棉线一样的白发。
第二步应该是织线,具体的东西都已经记不太清楚了,这个活儿一般都在胡同里,因为拉的长,这时候,胡同里的女人们都会来帮忙的,一群女人嘻嘻哈哈地聊着闹着,最后就把一个个线穗子弄成了织布机纺轴上。至于这里面的东西,因为时间久远的缘故,而村里还曾织过布的女人已经不多了,在考虑到方言的缘故,所以,我也没有去做过什么深入的调查。大抵就是这样。
第三步,如果想织花布,女人还要从集市上买些染料,在水里调好后,染一些线子,但这些自己调制的染色很不经洗,反倒是给以后的洗衣服增添了很多麻烦。
最后就是织布,后来在历史教科书上看过元朝时黄道婆的图画,竟然发现,几百年后,中国的女人们还在用着黄道婆老人家改良的织布机。织布的活儿,看起来很有意思,一个梭子投过来扔过去,两脚下面还有一对踏板轮番上下,其实,生手上去那可就是手忙脚乱顾此失彼了!当年织布的那些好手如今很多人已经作古了!
一机布织完,一家人也就能添置一身衣服、做上一两双鞋,当然,如果赶上家里有嫁娶,那这机布就毫无疑问要做成被里、褥子、床单了。
粗布衣服、粗线缝就,一年又一年、一辈又一辈。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去城里上学还穿着粗布的裤子、盖着粗布的被褥,那时候,多羡慕人家那些能够穿上洋布(对机织布的称谓)、的确良、涤卡等衣服的人,常常看着自己的粗布衣服心里感到有一点失落!
当风水轮流转,现在条件好了,讲究的人一说就要穿纯棉的,甚至街上有的店铺的牌匾就是“春手工粗布”呢!但当年那些纺车、织布机还有几台呢?好多已经散架成了烧锅灶的劈柴了吧!
当年结婚,娘特意给做了两床粗布被里的被子,新面新里新棉花,身暖心也暖!
本文来自山东土乡坊粗布家纺 山东老粗布 济南老粗布 老粗布家纺 老粗布批发 www.tuxiangfang.com www.tuxiangfang.com.cn 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