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中国品牌战略发展报告(2016)》发布暨研讨会11月21日在北京举行。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理事长刘振华指出,《中国品牌战略发展报告(2016)》是由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着力研究、编纂的年度性研究报告,具有综合性、产业性、专题性的特点,是品牌院近两年来关于品牌研究的重大理论成果。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指出,国务院近期就贯彻总书记“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颁发了44号文件,在品牌基础建设工程中明确提出,要增强品牌建设软实力,培育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评价理论研究机构和品牌评价机构,开展品牌基础理论、价值评价、发展指数研究,提高品牌研究水平,发布客观公正的品牌价值评价结果和品牌发展指数,逐步提高公信力。
多角度切入
“《中国品牌战略发展报告(2016)》围绕品牌内涵、属性、价值评价、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对落实44号文件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前瞻性、综合性和专题性。建议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进一步深入学习44号文件,以品牌发展指数研究为切入点,完善品牌理论体系、支撑品牌价值评价,为提升我国品牌研究水平作出新的贡献,”刘平均说。
据悉,《报告》首次从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审视我国品牌建设的制度环境和经济环境;从学术角度深入探寻品牌战略的内在结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从产业角度系统总结中国品牌发展现状与经验,重点比较中外品牌战略异同,同时密切结合我国“十三五”规划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
《报告》副主编、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副院长才大颖介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发展新常态,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历史转折点,传统的格局正在被打破,新的增长力量还在孕育中。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何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由总量的高速增长转向以品牌为代表的内涵式增长,如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博弈过程中,有效提升国家品牌竞争力、塑造品牌强国形象是本书重点研究的问题。
《报告》分为七个部分,总报告在回顾的基础上对我国“十二五”期间品牌发展的时代特征与战略机遇进行了分析;专题研究篇围绕国家气质与品牌的内涵、品牌的属性、品牌竞争力评价和品牌价值评估等当前热点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行业发展篇重点选择了消费品产业、工业品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文化传媒产业、服务业和流通业六个产业,对其品牌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战略研究篇对主要国家品牌战略进行对比,并对我国国家品牌战略的演进历程进行了分析;综合建议篇分别从政府、企业、专业机构三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和发展重点;典型案例篇针对当前品牌热点问题从国家精神、制度环境、并购战略和工匠品质四个维度提供了案例参考。
系统性研究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副总裁宝山指出,《报告》是首部以蓝皮书形式阐述中国品牌战略的发展报告,尤其关注对中国品牌发展战略机遇的把握,从品牌经济与经济新常态,到品牌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品牌国际化与“一路一带”战略,也有自主品牌建设与《中国制造2025》,这也是近期站在国家层面对中国品牌课题研究工作所做的系统性总结和前瞻性展望,是推动中国品牌整体战略的研究。
奥运品牌专家杨曦沦从学术方面对该报告进行点评,他认为,《中国品牌战略发展报告(2016)》当中的一个亮点就是提出了建立品牌资产交易市场和品牌资产并购基金的战略建议。从全球品牌发展趋势看,全球竞争已经形成了产业品牌化和品牌产业化的格局,品牌经营已经超越了营销和广告的范畴,向互联网、金融、品牌化组织拓展,品牌全球范围的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品牌发展的重要策略,品牌金融在品牌资产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品牌评价在品牌资产交易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会上,刘振华理事长发出倡议。他说,推动对中国品牌整体战略的研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是历史交给我们的重托,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承载着为人民奉献中国智慧和中国骄傲的责任,能够肩负起这份担当,是所有参与者无上的荣光。在中国品牌强国时代即将来临的时候,希望通过品牌蓝皮书的发布,凝聚更多的仁人志士能够参与到这一历史洪流中来。
据悉,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是经多位两院院士及学部委员向中央提出“关于推进自主创新、打造中国品牌大国、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建议后,在国务院领导及国家相关部门的关心下,由民政部于2014年12月批准注册成立并主管的国家品牌战略规划与研究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