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追查“瘦身钢筋”》节目连续报道了西安市建筑钢筋瘦身潜规则的问题,紧接着全国许多城市的相关管理部门都对本地区的建筑钢筋进行了拉网监督检查。这种现象不是今天才有的,在建筑行业已经存在行业很长时间了,不管是工地现场加工还是在简单的钢筋加工厂内加工都已经普遍存在。为什么钢筋要瘦身?如何才能杜绝“钢筋瘦身”的出现?
一、建筑钢筋加工的现状
作为钢筋砼建筑主体结构重要材料—--钢筋加工业国内始终处于传统的手工作坊制作阶段。目前,国内钢筋加工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是现场加工,即钢筋棚下一台绞磨用于冷拉调直,几台弯钩案子,有的甚至因施工现场狭窄只能在基坑里加工;第二是将钢筋加工委托给钢筋加工厂。目前全国的大部分钢筋加工厂所用设备陈旧、与工地用设备类似、生产能力低、浪费大、产品质量差、成本高、利润低、劳动强度大。
建设在施工工地现场的钢筋加工区,传统手工及半自动加工模式,被大量浪费的钢筋头,人工捆绑的钢筋网片,人员密集的钢筋工人等;我们总结一下这种方式存大的储多问题:
1、需要的人工数量多,劳动强度大;
2、人工加工钢筋的质量对比于机械自动化加工质量低;
3、钢筋损耗率高,废料多从而提高加工成本;
4、现场加工占用的场地面积大,在城市内施工场地往往十分拥挤,给安全生产管理增加难度;
5、钢筋现场加工产生噪音,环境污染严重,时常发生噪声扰民事宜;
6、现场加工工期长,工程质量难保证,生产效率低;
7、最重要的是导致了“瘦身钢筋”的产生。
工地现场加工钢筋
小作坊钢筋加工厂
“瘦身”钢筋的“发明”和它在建筑上的被使用,其初始的动力不是解决成本或时间,而是经济利益。建筑商通过偷工减料,不仅不需要支付加工费用,甚至还向加工企业收取回扣(目前每吨的加工回扣150-200元)。但其危害性却绝非经济利益可以概括。
二、瘦身钢筋造就的建筑悲哀
我们通过专业测量仪器对冷拉钢筋进行测试,测试表明:直径10毫米的钢筋被冷拉至9毫米后它承受最大载荷力仅为原来的0.8倍,也就是说“瘦身”钢筋的伸张力被破坏,即钢筋变“脆”了,影响了建筑物的承载力,这对建筑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抗震性方面。房屋受到地震等巨大外力作用时,伸张力好的钢筋会随建筑的变形而被拉长,从而减缓其倒塌过程,延长人的逃生时间,而被过度冷拉变“脆”的钢筋则会突然断裂,使房屋迅速倒塌。逃生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它对建筑质量安全的影响是致命的。
今年“2•27”智利地震震级高达8.8级,地震死亡人数仅为千人。而“5•12”汶川大地震震级只有8级,但地震死亡和失踪人数高达八、九万人,当年曾出现民间问责建筑质量风波。仅从汶川地震和智利地震死亡人数的强烈反差,人们就有理由怀疑中国建筑患上“软骨病”,而“瘦身钢筋”似乎为人们解开了中国建筑“软骨病”的一大疑团。
新西兰南岛9月4日凌晨发生了里氏7.1级强烈地震,而让人惊呼的是,人家的地震仅造成两人重伤,迄今为止还没有传出人员伤亡的消息,而我们呢?地震造成几万人伤亡、场面惨不忍睹…我们看到的是无数生命被钢筋水泥砸死的悲剧。同样发生破坏性的地震,为何伤亡的人数竟有如此天壤之别?近期西安楼盘的“瘦身钢筋”事件无疑可以作为的佐证......
钢筋是建筑的骨架,其密度和强度大小直接决定着建筑的质量好坏,尤其在不期而至的灾难面前,钢结构往往成为影响死亡人数的决定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钢筋上的掺杂使假,是对生命的公然藐视,是丧失人性的不齿行为。
今年7月24日,由于暴雨引发的洪水,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汤营大桥整体垮塌,桥上52人遇难14人失踪。当地村民称,垮塌大桥不见钢筋,并怀疑存在质量问题。对此,当地有关官员曾以“不知道”回应记者。
去年底,南京耗资5000万新建一年的汉中门大桥三十多根栏杆开裂。有些裂口缝隙宽到足以塞进成年男子的手掌。
如果被指没有钢筋的洛阳汤营大桥整体垮塌尚可归因于设计缺陷的话,胶水糊桥的南京汉中门大桥则逃避不了钢筋“缺位”之责,缺少合格钢筋“把关”的中国建筑正在“自我坍塌”。
今年以来,持续不断的灾害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不少房子在泥石流、洪水等冲击下瞬间坍塌,留给受灾户的逃生时间少之又少,有多少人死在钢筋“短斤缺两”造成的“软骨病”?目前尚没有有关方面的说法,但肇庆市封开县江口镇东方二路8幢居民楼几小时内倒入贺江,上演“八楼投江”悲剧,如果不是没有钢结构,就是钢筋“软骨”。
当钢筋拉细瘦身成为中国建筑行业的潜规则后,“瘦身钢筋”支撑的中国建筑必然摇摇欲坠,等待无情的灾难对无辜百姓的无情“惩罚”,述说一个盛世中国的建筑悲哀。在这一背景下,能否参照推广散装水泥、商品混凝土的办法,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立法和的规章加快商品钢筋加工配送的推广,从源头上制止假冒伪劣和偷工减料行为, 从而有效地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是急需研究探讨的课题。
三、商品化钢筋加工配送的发展现状
所谓建筑钢筋商品化加工配送,就是将工程所需要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钢筋依照建筑结构的实际尺寸,由自动控制机械加工成型(盘条钢筋矫直、剪切,棒材钢筋定尺剪切,钢筋弯曲成型,钢筋网片成型,钢筋接头机械连接加工;钢筋笼、柱等大型预制钢筋件成型等),以实际施工时间运往建筑工地直接使用。从而实现建筑钢筋加工的工厂化、标准化及建筑钢筋加工配送的商品化和专业化。
现代化钢筋加工配送工厂
数控钢筋加工设备
商品化建筑钢筋应用比例的高低及其配套服务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反映着一个国家建筑工业化和施工技术的发展水平。欧美一些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逐渐普及了商品钢筋。这些钢筋加工配送工厂采用现代化生产管理软件、完善的工艺流程、全自动化设备既提高钢筋的利用率又提高了加工的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为周边建筑工地提供标准华服务、高质量成品钢筋,值得我国企业借鉴。目前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建筑用钢材采用自动化加工配送的方式的比例已经超过50%,在东南亚及台湾地区该比例已经达到25%,而中国目前的该比例不足1%,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化分院承担的“工程钢筋专业化加工配送技术”已通过了由建设部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认为我国钢筋加工配送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是建筑施工和钢材物流行业的一次产业革命。钢筋加工配送中心可以发展成为国内钢材物流和建筑施工的新模式。技术虽然先进但推广尚有难度,主要原因有:
(一) 商品化的加工配送首先会引起利益再分配。钢筋加工配送实质上是把建筑施工单位的预制构件厂搬(办)到了钢铁厂,并且甩掉了中间的流通商,会引起建筑施工企业、钢材经销商和钢铁企业之间的利润重新分配。其难点在于如何高效准确地把钢铁厂、流通商与施工企业有效地衔接起来,形成利益的共同体。
(二)遭遇到了建筑市场的“潜规则”制约。主要原因是实行商品化加工配送,使现场加工方式下假冒伪劣、偷工减料、采购人员吃回扣等非法行为得到遏制,挤压建筑商非法降低工程造价的空间,影响其既得利益。
(三)钢筋加工配送在生产经营上不同于普通建筑钢材,在前期有市场的开发和设计图纸的转化工作,在后期有现场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在原料供应、设计转化、生产组织、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人员,有比较高的专业素质。
四、商品化钢筋加工配送的十五大好处
对建设单位而言:
第一、由于商品钢筋减少了加工损耗,也就降低了整个工程成本;据专家测算,每吨可节省加工费150元左右。另外,由于实行大批量集中采购,可节约3%左右的采购成本,即每吨钢材可节约近100元。由于能同时为多个工地配送商品钢筋,钢筋可进行综合套裁,废料率一般在2%左右,而工地现场加工的钢筋废料率大约在10%左右。一座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小高层住宅楼,大约需要1200吨钢筋,若实行商品化加工配送,仅加工和采购环节就可实现节约效益30万元。
第二、避免了甲方单位预算人员与乙方施工单位在钢筋耗量计算上的误差,减少了甲、乙双方的工作磨擦;
第三、对于没有加工地方或地方狭小的甲方而言,避免了场租、临建及二次倒运费用的支出;
第四、采用商品钢筋拿来就用,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第五、工程质量有了更可靠的保证,这不仅仅是因它有先进的连接工艺及设备,因作为商品钢筋它不但要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中,还要为客户提供良好售后服务和售后钢筋质量担保。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
第六、它能同时为多个工地配送成型钢筋,可进行综合套裁,使钢筋的运用率提高,节约了资源,大大降低了施工企业钢筋制作成本;
第七、由于商品钢筋配送,减少了施工企业资金占用,缓解了资金使用的矛盾;
第八、由于使用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及工艺,提高了加工精度,为使施工企业创建优质工程打下了基础;
第九、解决了施工企业采购人员,加工人员,设备维修人员及加工设备、场租等费用的投入,避免了工程因开、竣工所带来的机械设备、原材料迁移及工作人员管理、吃、住所需临建及其它各项费用,为施工企业减少了费用支出;
第十、由于配送企业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可以有效缩短工程工期;
第十一、钢筋加工配送过程中,确保了施工现场整洁文明,排除了由于钢筋加工制作带来的不安全隐患;
第十二、施工企业不在施工现场进行钢筋加工降低了噪音污染,解决了扰民问题,增进了社会效益;
第十三、由于施工企业在文明,安全施工方面为甲方树立了良好形象,在自己增进效益的同时也为甲方控制了成本,便于以后与甲方单位的继续合作和开辟市场,同时也为自己树立了企业形象。
对建筑使用者而言:
第十四、钢筋配送完善的质量管理能够杜绝“瘦身”钢筋在建筑物的使用,从根本上保证建筑的质量,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对政府管理部门而言
第十五条、从源头上解决“瘦身”钢筋的管理难问题,降低行政成本。
五、部分地区政府推广商品化钢筋加工配送的做法
(一)北京
北京市建筑钢筋加工配送产业发展已初见成效,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政策研究室成立了专门的建筑钢筋加工配送技术科研小组,提出了初步的发展培育建筑钢筋加工配送产业的工作思路,并通过奥运会场馆工程进行了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加快推进北京市建筑钢筋加工配送产业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扔存在管理不到位、政策不完善、标准不健全、行业管理粗放等问题。依托奥运会馆工程发展壮大的首钢新钢联和中建利源两家大型的建筑钢筋加工配送示范基地也为钢筋加工配送产业的发展培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基础支撑。其中,北京首钢新钢联加工配送中心主要产品有成型钢筋加工配送、原料销售等业务,年加工量在10万吨左右,在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上,首先需要同产品使用单位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了解施工进度,然后召开生产协调会,安排生产计划,并用不同的色牌来区分多个工地对应的钢筋加工产(部)品,避免多个工地钢筋混淆,企业生产应用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山东三地,并承办了2008年奥运会射击馆、三峡大厦、吉祥大厦等工程的钢筋加工配送业务。北京中建利源物质经营有限公司是以经营建筑用钢材、建筑用钢筋(产)部品、物流配送、工程项目配筋、预埋铁件制作等为主管业务的大型综合物资贸易公司,年度营销钢材20余万吨,年加工成型钢筋10余万吨,为全国商品(成型)钢筋加工配送示范基地和最大的建筑钢筋加工配送供应商,公司参与了国家《钢筋混凝土用加工成型钢筋标准》编写,并与2005年11月被建设部确定为“钢筋自动化加工技术示范基地”。承接了北京建设工程局办公楼、住房建设总公司、中建二局三公司长安街发展银行等大型公共建筑和射击馆等奥运会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可以看出,北京市钢筋加工配送产业培育工作做的的,北京市通过奥运会场馆建设等重点工程进行示范值得我国其他地区借鉴。
(二)重庆
重庆市是全国在建筑钢筋管理应用工作上做的比较好的城市之一。重庆市现在的建筑市场比较开放,年建筑开工量在3000万平方米,建筑钢材年使用量1600万吨。监管部门主要的管理在施工现场的监管,在抽检、复试环节上加强监管。在钢筋加工配送产业的培育上有很多借鉴之处。
1、总体思路
(1)加强与企业的交流沟通,指导帮助钢筋加工企业引进冷轧带肋钢筋加工技术和加工工艺。
(2)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加强冷轧带肋钢筋加工技术和产业规划布局研究,为指导企业进行技术改进提供技术支撑,为产业培育和发展提供依据和指导思想。
(3)通过冷轧带肋钢筋产品推广会、技术研讨会及培训会,加强对冷轧带肋钢筋的宣传引导,提升广大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对其优良的技术性能的认识和建设各方主体对其良好的经济效益的认可。
(4)通过成立建筑钢筋加工行业协会,建立顺畅沟通机制,形成合力,避免市场恶性竞争,及时了解并解决行业突出问题,规范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5)通过制定激励、规范等配套政策,淘汰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和热轧光圈钢筋的工程应用,为规范冷轧带肋钢筋的推广应用提供有效市场需求。
2、规范引导
支持并指导建立由镪镔、运辉、华福等十几家大型冷轧带肋钢筋加工厂负责人组成的建筑钢筋协会,协会为广大建筑钢筋加工企业和中心工作搭建了一个有效的沟通交流的桥梁,形成了顺畅沟通机制,并通过协会能够及时快速的了解和解决行业发展问题,避免了市场恶性竞争,确保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3、产业培育和合理布点
充分发挥技术认定扶优扶强的作用和宣传引导的推广作用,扶持镪镔、巨龙、运辉等20余家冷轧带肋钢筋加工企业形成年产冷轧带肋钢筋30余万吨,产业培育成效显著,并通过《建筑钢筋加工与配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按照全市各区县工程建设量及建筑钢筋加工企业配送,提出了在全市41个区县建立10-15个20-50万吨建筑钢筋加工配送中心的长期规划,满足全市建设对钢筋的需求量
4、政策指导帮助。一是组织专家定期到镪镔、运辉、华福等大型钢筋加工企业实地考察,提出改进冷轧带肋钢筋机组轧制工艺、设备布置建议,指导企业实施轧制工艺过程的记录和分批轧制生产工艺,并要求企业加强企业自身管理。二是指导帮助重庆巨龙储运有限公司启动了50万吨钢筋加工配送中心建设,将形成年产冷轧带肋钢筋15万吨的生产能力。
(三)山东地区
山东省对于建筑钢筋加工配送,省经贸委、省发改委等9大部委大力支持发展建筑加工配送产业,并联合发文《关于加快全省建筑材料物流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通知从物流的角度重点说明了发展钢筋加工配送的产业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应该重点扶持加工配送企业做强做大,加快有关政策制定。2010年1月1日《山东省混凝土结构用成型钢筋推广应用暂行规定》颁布,各地参照执行。
在产业培育基础方面有山东博远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和鲁丽钢筋加工配送中心。博远公司主要经营钢铁物流、加工配送和设备租赁三大业务,其中,钢铁物流业务主要方向是规模采购、网络分销、加工配送及钢材市场的连锁开发,年钢材采购量达50万吨,销售额16亿元,发展网络联盟经销商300多家,为全国钢材营销企业。加工配送业务主要从06年开始,设备400台(套),投资约2亿,主要加工配送焊接网、剥肋滚压螺纹连接、棒材弯曲、矫直强化、箍筋、钢筋笼、组合钢筋笼、定尺剪切加工等产品,由于在省内发展受限,该公司在济南、湖南、聊城、天津、北京等地都设有钢筋加工分厂。同时,公司还与中国建筑科学院研究院、中国工程协会钢筋分会联合组建了国内首家专业加工与配送研发中心,能够有效地为客户提供工程技术支持、国际培训、标准规程解析等服务工作,全方位支持施工。并参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混凝土结构用成型钢筋》标准。
山东鲁丽集团是一家涉及钢铁、热电、进出口等行说的多元化产业集团,钢铁产业是该集团的支柱产业。鲁丽集团启动钢筋加工与配送项目将以集团自身的钢铁产业为基础,实施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初期投产规模为20万吨。
六、建筑钢筋加工配送发展前景
1、大力推广应用钢筋加工配送技术十分必要
目前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发展路线,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筑业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资源耗费最大的行业之一,建设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历来是国家和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重点工作,并已经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以青岛市为例年建筑钢筋用量约500万吨,如果全部通过钢筋加工配送中心进行加工配送,可节约刚才32万吨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万吨以上、二氧化硫和烟粉尘排放1266吨以上以及节水190万立方米以上,对加快推进我市建设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2、加工技术和设备发展趋于成熟,有的优于国外水平。目前国内天津建科生产的钢筋加工设备经过多年的技术改进与创新,已经很成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设备远销国内外,完全可以在国内进行推广应用,国外设备生产企业如意大利施耐尔的加工设备处于水平,也已经进入我国钢筋加工配送领域,但设备价格是国产设备的数倍。天津建科已经研发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加工配送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生产经营的问题。
3、经营管理方面有成功经验。良好的经营管理是钢筋加工配送中心有效运作的关键,中建利源物资经营有限公司在钢筋加工配送运营管理方面走在行业前列。
4、产业政策支持
(一)建设部《关于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建质【2005】26号)中明确推广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第三项也对发展高效钢筋提出了相应要求。
(二)国家经贸委《十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普通建筑用钢材要实现升级换代和商品化配送,三是冶金部门制定的“冶金科技发展指南(2000-2005年)”明确了关键冶金新材料和新技术一低合金、合金钢得发展方向。其中第一阶段推广和研究的目标就是HRB400钢筋和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三)《山东省混凝土结构用成型钢筋推广应用暂行规定》颁布,各地参照执行。
(四)2005年3月,在国家开发大东北政策指导下, 建设部科技促进中心钢筋焊接网项目专家顾万黎先生在沈阳作了“大力推广节能钢筋”的工作报告,随后东北三省共有4家大型钢筋深加工配送中心相继筹建。
(五)2005年4月,在广州举办的“国际钢材流通研讨会”上,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罗冰生先生在报告中专门提到了中国第三方钢铁流通企业应积极发展钢筋成型加工、钢筋焊接网配送等增值服务项目。
(六)2005年6月,在郑州举办的“全国线材深加工研讨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李世俊先生介绍了国家对建筑钢筋加工配送的推广力度。
(七)2005年7月,由国家发改委专门监督的《混凝土用工厂化加工钢筋》行业标准的起草工作会议在天津建科公司召开。
(八)2009年12月1日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在全路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说:深入推行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即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
(九)2009年9月福建省高指出台“三个集中、两项制度” 即混凝土集中拌和、钢筋集中加工、梁片集中预制和预制梁模板准入制度、隧道二衬台车准入制度。
5、从竞争到竞合。钢筋加工配送产业链的延伸,需要合作共赢,规范发展的市场环境。要使钢筋加工配送健康发展,钢铁生产企业、流通商与用户实施资源、资金、渠道优势互补,合作共建应是的选择。钢筋加工配送企业以所拥有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通过提供多种增值服务聚合下游众多终端用户,形成大规模采购,与相关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以提高对上游钢厂的议价能力,最终打造一个高集中度的钢筋供应链平台,实现上游钢厂和下游终端用户资源的整合。
6、构建产业聚集区形成区域性消费大市场。利用聚集区内的共性需求,钢铁企业在产业聚集区建立钢材物流配送中心,实行钢材深加工配送,形成钢材集散、配送的“钢材超市”,延伸服务链,形成一个区域性、消费集中的大市场。
一个产业在发展初期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吸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