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企业网 » 新闻资讯 » 电子 » 电源设配器 » 十二五能源发展思路成型 专家解读能源2013

十二五能源发展思路成型 专家解读能源201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06  浏览次数:214
2012年,业内期盼已久的“十二五”能源规划终于面世,“十二五”能源发展的基本思路已经初步成型,各项发展目标基本浮出水面,为“十二五”能源发展定下了基调。

2013年,“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发展,在多年的纠结徘徊之后,一场声势浩大的行业变革已经山雨欲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发展,在经历了各自的寒冬后,能否迎来期待已久的春天?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变革又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几经筛选,本期选择了6个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话题进行猜想,并采访行业内专家,了解他们眼中的能源2013。



光伏政策利好,下半年缓步回暖

最近,扶持光伏行业的政策信息陆续推出,“十二五”规划关于光伏发电的总体装机容量也得以上调。2012年10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新闻发布会,提出未来将对符合条件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系统方案制定、并网检测、调试等全过程服务。财政部网站日前也公布消息称,为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发展,中央财政日前拨付70亿元资金,支持启动光伏发电应用示范3157兆瓦。

政策利好不断,我国光伏产业能否逆势向前?

赵玉文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

近两年,光伏产业比较低迷。2010年,光伏国际市场的增长率已经超过140%,对整个产业的拉动性非常强,产业扩张明显。而到了2011年、2012年增长率有所降低,因此,产业扩张就导致了光伏产品的过剩。这些过剩使得光伏产品价格相互竞争激烈,光伏产业迎来了低迷时期。

经过整整两年的消化,产品过剩的态势已经接近尾声。预计半年后,光伏行业产能会逐步回升,相对趋于平稳。行业回暖将发生在2013年后半年,不是突发式的,而是一种稳步回暖。

最重要的是还是政策的支持。政府正在酝酿一些促进国内光伏市场增长的措施,虽然这些措施的具体实施方案还没有出台,但是我们相信在今年3月份,这方面的具体措施会陆续出台。

对于光伏市场的扩大,不能只停留在政府对光伏产业所说的几条原则性意见上。我认为这还不够,要看原则意见是否落实到具体政策上,相信政府已经注意到,并且对于新兴产业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这将促使光伏市场和产业制造业有一个相对趋于平衡的发展,这对于2013年中国光伏产业的恢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网评:

从2012年11月1日开始,电网企业为不超过6兆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接入系统方案制定、并网检测、调试等全程服务,不收取费用。电网企业还全额收购富余电力,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分散接入低压配电网。这让我看到,家庭光伏发电成为可能,我们由传统的用电方变为了“发电方”。我相信,光伏的“回暖期”一定会提前到来。

回归理性,风电运营时数大幅增加

2012年8月,我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一风电并网大国,国家电网成为全球风电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电网,大电网运行大风电的能力处于水平。

然而,2012年12月18日,美国商务部仲裁向中国制造的风电塔筒征收反倾销关税,并额外征收反补贴关税。国内产能的过剩和国外征收的关税,让我国风电产业陷入困境。

面对国内利好和国外忧患,我国风电产业将何去何从?

顾为东国家“973”计划风能项目首席科学家

风电发展是我国发展新能源最大的一个潜在优势,因为它的可开发储量处于列,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经济大国来讲,发挥风电的比较优势,把它变为现代生产力的意义巨大。我国经过“十一五”“十二五”时期的努力,已经将风电产业从全球落后地位一举提升为列。现在,我国既是风机制造第一大国,又是风电装机容量第一大国。

目前,我国风电延续了欧美的发展路径,但是我国的能源结构和用电负荷与欧美相比有显著差别,所以,原样照搬、照样引进运行模式,不加以改造,就会导致风电发展的窘况。一方面,我国是世界的风电大国,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新型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因此,充分研究如何能达到以上两方面目标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2013年,中国风电企业需要做的是把欧美风电行业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在我国土壤上“中国化”,走出一条新的中国风电发展路径,不仅为我国提供大量绿色的可再生能源,也实现战略性的新型制造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2013年,风电行业的发展速度将下降,但每年有效运营时数将大幅增加。目前,中国风电行业经过5到10年的发展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积累,然而,在没有先进技术突破之前,产业发展已经接近瓶颈。下一步,中国风电工作者应把欧美先进理念“国产化”,找准适合风电发展的新路径。

网评:

作为上海市民,我对清洁能源发电的利用深有感触,特别是风电。2010年6月,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并网发电,那一年刚好是世博会,会上用的电有一部分就是海上风电发出来的。这些年,我们上海居民用的电,也有一部分是风电,用上清洁电力后,感觉空气好了很多。如果能有更多的清洁电力投入使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电力应用的紧张局面,同时,也有利于节能环保。

能源价格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2012年7月,我国正式实施阶梯电价;2012年11月21日,广州正式实施阶梯水价。2011年12月天然气价格改革在广东和广西两地进行试点,已超过一年时间。2012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将继续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变化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

我国能源价格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是否已全面迎来“阶梯时代”?

林伯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针对能源价格改革,我预计2013年的天然气改革将进一步加快。天然气是我国最具潜力的煤炭替代产品。近年来,无论是从国内天然气消费总量,还是从在世界天然气消费量中的占比来看,中国都经历了较快的增长。随着中亚、中俄、中缅等几条天然气通道近几年内开始供气,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迅速提高,改革现行天然气定价机制也迫在眉睫。

此外,我认为,在2013年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可能会出台。一个更加灵敏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从中长期来看对各方都是有利的。现在是成品油定价新机制推出的时机,建议不要等到成品油价格大幅上扬的时候推出,届时改革将遇到更多的阻力。要改革,就要抓住时机尽快改。

可以说,能源价格已经到了改革的关键时期,需要改革的方面比较多,而且需要配套进行。无论改革与否,透明的定价机制是赢得消费者理解的关键。如果没有透明的定价机制,除了投资和运行会有不确定性,还会影响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能源成本。合理透明的能源价格机制不仅是为了缓解能源企业的财务负担和解决能源产业链矛盾,更重要的是为能源投资提供一个相对确定的商业环境,尤其是可以为民营和外企的能源投资提供预期的财务保障。水电气价格改革采用阶梯价格机制主要解决资源性产品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网评:

水电油气等资源性公共产品与民生关系密切,制定阶梯价格是一种有效措施。比如阶梯电价的出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节电意识的增强。希望政府能在能源价格改革的同时,实现相应的补贴机制,减轻民众的负担。

智能电网给力新能源并网

从2011年开始,智能电网建设已经从规划试点阶段转入全面建设阶段,“智能化”已经成为了电网建设的常态化要求。一批智能变电站、智能小区和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相继建成,电网运行更加“聪明”,市民用电更加“智慧”,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提升。智能电网加速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也让百姓生活更经济、更绿色、更便利。

陆续新建的智能电网工程能为新能源发展提供多少支撑?

张义斌国网能源研究院智能电网研究所所长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在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代表的企业的努力下,在各方的共同参与下,我国在智能电网理论、技术、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也对我国智能电网走出去,参与国际相关标准制定等奠定了良好基础。

目前,我国扶持智能电网的举措陆续出台,电网企业积极推动,我国智能电网发展总体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2013年,我国智能电网发展将继续延续2012年的发展路线,将在智能变电站、用电信息采集、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服务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接入等方面持续发力。一批智能电网技术综合应用工程还将继续实施并发挥效益。

智能小区已经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它进入人们生活的速度取决于人们对这种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同时,也取决于智能小区自身商业模式上的进一步优化完善。2013年,智能小区的普及程度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会走得快一些。

可以预见,智能电网建设通过构建坚强可靠、透明开放的电网系统平台,并通过智能电网破解一系列新能源接入和运行难题,将为大规模和分散开发的风电及光伏发电的更多更好接入和消纳提供良好的物理基础和更大的市场消纳空间。

网评:

未来,城市在大型化趋势影响下,要更聪明。拥有完善的智能基础建设及兼具永续发展的城市,才能在容纳庞大人口下,依然保持正常运作与活力。进一步看,智能基础建设以作为城市发展基石的智能电网为首要任务,其次通过高效节能的运输来畅通城市的血脉。作为普通市民,我希望智能电网步入生活的脚步更快一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便捷。

能源关税,稳定是主基调

自2013年1月1日起,中国将对784种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财政部将完善稳定出口政策,降低能源、资源、原材料等产品的进口关税,对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关税。汽车生产线机器人、电动汽车用逆变器模块、电动汽车用电池系统、输变电架空线路等进口关税进一步降低,成为此次关税调整的一大亮点。此外,高岭土、云母片、钨铁、锑等能源资源性产品进口税率进一步下降。

降低关税对能源企业意味着什么,对行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李建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

2013年的出口政策可以用“稳定”两个字概括,包括稳定出口政策性的融资、税收、退税、人民币汇率、出口政策性融资、贷款、信用保险、通关环节费用等措施,为企业创造对外贸易的有利环境。

近几年,我国在承诺的WTO进口关税基础上,连续多年以暂定关税的形式,对进出口关税进行下调。以往,暂定关税只是涉及一些小商品,并且下调幅度有限,而2013年目录上涉及资源类、能源类、装备类、生活服务类等多个领域的产品,有的商品下调幅度非常大,从15%调至5%,已经接近零关税。

下调能源资源产品的进口关税,一是为更好地保证供应,满足国内消费。二是由于能源原材料进口关税的下调,扩大了其能源供应渠道,降低了能源消费企业的生产成本,受关税下调影响,国内能源企业将会受到一定冲击,但这有利于促进国内能源行业竞争。

此外,下调对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关税,是促进竞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创新能力的体现,更加明确了加快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由于近年来,世界经济有了明显的下滑,中国贸易环境严峻,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35002.8亿美元,同比增长5.8%。其中,出口18499.1亿美元,增长7.3%,是金融危机这几年增长最低的一年,外贸政策也是应对外部环境采取的举措,对我国经济有一定拉动作用。

稳定的出口政策也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企业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石油钻杆,石油管道,光伏产品、风机塔等产品出口受阻,这种现象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某些国家对本国能源企业的贸易保护主义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所以,稳定的出口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国企业克服压力,做好打开的准备。

网评:

明年锂电池进口关税大幅下调,可能会刺激电动汽车的成本降低,这样一来,我们就能买到更便宜、性能更好的电动汽车了。同时,也希望国家能将更好的装备引进来,刺激中国制造产业的发展,建成中国自己的西门子。



无锡尚德负债累累、风电巨头巨额亏损、新能源汽车销量低迷,这些现象让人不得不去反思,曾一时的新能源产业,何以陷入如此困境?未来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又将何去何从?

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专访了沪上最早涉足风电叶片和多晶硅企业——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建材集团董事长林益彬。

政府补贴应更多鼓励企业研发

记者:新能源行业在刚起来的时候曾被寄予厚望,为什么很快就陷入了整体巨亏?

林益彬:现在的局面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欧洲的债务危机,美国经济受挫等等,这两大新能源市场的不景气导致了国内厂商订单锐减,同时贸易保护主业也在抬头,反倾销案例层出不穷。但要明确的是,这些都是短期的影响因素,会给行业带来一定周期性波动,而未来新能源应该是有发展前景的。

记者:您刚才提到较多的是外部市场以及宏观层面的因素,您怎么看国内新能源行业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为什么当初这个行业能够快速发展起来,而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又快速跌入谷底?

林益彬:当前国内新能源企业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过度竞争。为什么会过度竞争?因为这些企业大都位于产业链微笑曲线的底端。这样,一方面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优势,仍然依靠低成本来获取市场,低成本则造成大量企业蜂拥而至,企业间只有大打价格战,于是导致整个行业无序竞争;另一方面,其严重依赖外部市场,国外市场的变动会给国内企业造成较高的不确定性,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影响的格局。

记者:新能源产业理论上应该是需要高资金成本和高技术成本的,国内新能源产业为何能以低成本优势出口?

林益彬:这低成本主要指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成本。有些新能源原材料的生产加工过程是高污染、高能耗的,比如多晶硅的提炼,在欧美是受限制的,但在中国生产的环境成本要小得多。

记者:新能源加工产品既然生产过剩,又是高污染和高耗能的,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加工业的发展路径相似?

林益彬:有点类似。例如风电设备中的风力叶片是用树脂做的,但那些高品质的树脂国内企业大多做不出来,主要依靠进口,价格很高。在叶片的生产环节,原材料是进口的,设备是进口的,国内企业只是通过代加工赚取一笔加工费。在2007年前后,因为国外的订单多,供不应求,行业的回报相对丰厚。但由于门槛低,大量企业涌入,就造成了现在产能过剩的局面。

记者:那么应该如何突破?

林益彬:新能源要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但这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大量的投入,不仅周期长,风险也很大,一般的社会资本没有这个动力,因此要由政府介入。我认为,政府的补贴应更多地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我们应该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而不是成为代加工厂,赚取微薄的加工费。所以政策的导向性应更强更明确,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进步。

记者:以风电为例,哪些是属于核心技术?

林益彬:整机有整机的核心技术,如把风能转化成电能,还有提高效率的问题;叶片则有机构设计、材料的质量等技术门槛。国内的风电企业大多都缺乏这些核心技术,发展模式比较粗放。

不能为了新能源去发展新能源

记者:您认为,中国应该怎样发展新能源产业?

林益彬:中国是能源大国,对世界的能源格局会产生影响,我们没有必要去发展新能源的各个方面,恰当的做法是有条件地选择优势产业来发展,在国际分工上占据合理的位置。没有哪个国家能在所有的新能源产业链条中所有环节都站稳脚跟,一定是有所取舍的。

记者:目前,比如光伏产业产品大多销往国外,销量很小,未来能不能有所起色?

林益彬:国内的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比如上网问题,由于风力发电不稳定,它不像煤电那么平稳,因此需要进行电网改造,国外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国内这方面的推进比较缓慢,这是国家层面需要系统考虑的事情。

另外,我们不能为了新能源而去发展新能源,要注重性价比。如果新能源技术无法突破,价格居高不下,还要牺牲环境,那么政府现阶段就没有必要用新能源去替代传统能源。政策要正确地引导企业,方向上鼓励大家去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也要明确,现在新能源是没法完全替代传统能源的。

记者:除了光伏产品,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销售情况也不理想。

林益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三个瓶颈,一个是技术尚未成熟,在电池储能方面还有待突破;一个是配套设施不完善,传统汽车加油很方便,但是新能源汽车充电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另外就是价格高,如果没有补贴,新能源汽车价格并不便宜,普通老百姓难以承受。

记者:所以进入这个行业其实还是要非常谨慎的。

林益彬:对,新产业概念好,但问题也大,几乎是昙花一现,2007年的时候钱很好赚,但是同行涌入的速度也相当惊人的,进入这个行业需要很小心。

新能源行业尚未开始

记者:新能源产业是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对新能源的规划方面如何评价?

林益彬:政府虽然有规划,但是从操作层面来讲,这些规划没有落地。在全行业产能过剩、混乱无序、过度竞争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出台措施调整产业结构,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但现在政策上还没有出台相关规范的迹象,现有的新能源产业规划只是一些原则性的规范,难以落实。

记者:企业一开始似乎也是以扩大规模为主?

林益彬:国内的企业一开始就跑马圈地,缺乏长远规划,只注重扩大规模,一夕之间,新能源企业就遍地开花,规模一个比一个大。相比欧洲的老牌企业,他们愿意花大力气进行技术研发,长期投入大量的资金,研发出新成果也并不急于投产,而是等待技术成熟。

记者:依照现在的趋势,新能源发展前景该如何判断?

林益彬:从长期趋势来看,新能源行业属于朝阳产业,当前人们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未来的能源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需求增长远大于其他国家。我们空有这么大的需求,国内的市场却起不来;我们把清洁能源供应到国外,却把能耗和污染留在国内,这是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相当不利。我们现在的发展模式存在很大的问题,中国的新能源行业并不是走到了末日,而是还未正式开始。

近几年内,锂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和电动汽车的应用难以快速增长,相关上市企业仍将面临发展困境。此外,受环境因素制约,部分铅酸电池企业向锂电池业务转型也将成为发展趋势。亚化咨询日前预计,未来几年中国锂电池市场仍将保持年30%的增速,市场驱动力主要来自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小型动力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生产主要集中于中、日、韩三国,其中韩国生产商近几年发展迅猛。据日本市场研究机构TSR数据显示,2011年韩国企业在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占有率达到39%,首次超过日本(35%)成为全球最大锂离子电池生产国。

201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总产量约为40亿只,比上年增长约33%。以中国为生产基地的生产商,排名靠前的包括力神、ATL、比亚迪和比克等。2012年,全球和中国锂离子电池需求继续保持增长。亚化咨询预计,中国锂电池市场仍将保持年30%的增速,市场驱动力主要来自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小型动力电池,包括笔记本电脑(含平板)、智能手机、电动自行车(主要在中国)等。

总的来说,虽然3-5年内储能应用和电动汽车难有突破性进展,但受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小型动力电池的驱动,锂离子电池的市场仍有较好增长的空间。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 联系人:王晓金
  • 电话:0312-7163396
  • 地址:河北保定满城县环城西路
  • 邮件:rxdl0312@126.com
  • 手机:15533203915
  • 传真:0312-7163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