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企业网 » 新闻资讯 » 建材 » 建筑机械 » 从泥泞操场到塑胶跑道

从泥泞操场到塑胶跑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16  浏览次数:202
我是一名基层体育教研员,经常要到中小学看课。这些年,我见证了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重庆学校体育工作的巨大变化。



过去在一些学校里,体育工作属于最不被重视的学科,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我在一所农村高中发现,该校高二学生不上体育课。我问校长,学生怎么不上体育课了?他说,都在准备高考,哪有时间上体育课?这种现象过去很普遍,体育课常常被其他主课挤占,开不齐体育课的学校比比皆是。



自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尤其是重庆市作出建设“健康重庆”决定后,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所有年级每周均为4节体育课。比如重庆外国语学校,这是重庆的一所重点高中。近年来,该校调整课时计划,将每周体育课增加到3节,同时“挤出”一天课外活动时间,并将其列入课表,专门用于学生课外文体活动。这种“3+1”模式成为重庆各中学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普遍做法。



体育课时的增加,凸显了体育教师较大的缺口。2005年,巴蜀中学有学生近万名,3个校区,体育教师只有21名,教师超课时情况严重,一些教师甚至每周要教20节以上的课。体育教师经常向我抱怨没有时间搞教研和科研。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后,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对体育工作的重视,该校加大了对体育教师的招聘力度,并在政策上对招聘体育教师予以倾斜。这些年,该校每年都会招聘2至3名体育教师,使学校体育教师总数达到了35名,基本满足了体育教学的需求。



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带动了各项活动的开展。过去,很多学校都开不足体育课,课外活动基本没有或流于形式。现在,不仅各校开齐开足了体育课,还开展了课余体育训练,而有方案、有内容的各项体育活动让校园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这些年,我感受最深的还是体育场馆设施的变化。随着重庆市建设1000块塑胶体育场地工程的实施,不仅城市学校有了塑胶跑道、体育馆、游泳池,农村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更是变化大。如永州鲜花中学在2007年铺设了塑胶跑道,还建了篮球场等,在告别了暴土扬场和泥泞操场的同时,也让学校体育活动实现了全天候。现在每当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时,学生们都会来到场地里尽情地玩耍。目前,重庆市已经建成了1000多块塑胶场地,体育器材的配置也基本满足需求。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重庆很多学校都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当成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不少学校形成了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学生们也掌握了1至2项体育技能和艺术特长。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 联系人:王爱民
  • 电话:0086-517-85763822
  •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健康东路35号
  • 邮件:350686974@qq.com
  • 手机:13852359462
  • 传真:0086-517-8576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