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YVP-1×4×7/0.37 矿用信号电缆的详细介绍:型号含义:“M” 表示煤矿用,“H” 表示通信电缆,“Y” 表示聚乙烯绝缘,“V” 表示聚氯乙烯护套,“P” 表示铜丝编织屏蔽,“1×4” 表示有 1 组,每组有 4 根导线,“7/0.37” 表示每根导线由 7 根直径为 0.37mm 的铜线组成。结构特点导体:采用退火裸铜线,由 7 根直径为 0.37mm 的铜线组成,这种多股细铜线的结构使得电缆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电流承载能力。绝缘层:一般为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耐磨性和抗老化性,能有效保护导体,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缆芯包带:用聚酯薄膜带绕包,对缆芯起到保护和隔离作用,防止内部线芯相互干扰。屏蔽层:为铜丝屏蔽或金属带纵包,可有效防止外界电磁干扰,确保信号准确传递。外护套:通常为蓝色高密度聚乙烯,具有抗撕裂、耐高温、耐低温等特性,能在 - 40℃~+50℃环境下稳定工作,适应矿井的恶劣环境。主要特性良好的屏蔽性能:能够有效抵御外界电磁干扰,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保持稳定和准确,减少信号失真和误码率,确保矿井监控系统、通信网络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的正常运行。较好的电流承载能力:导体采用多根细铜线组成,增加了导体的截面积,从而提高了电缆的电流承载能力,能够满足矿井中各种设备的信号传输需求。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电缆材料经过特殊处理,外护套具有抗撕裂、耐高温、耐低温等特性,能在 - 40℃~+50℃环境下稳定工作,同时还具备防水、防潮、耐腐蚀等性能,可在矿井潮湿、多尘、有腐蚀性气体等恶劣环境中长期使用。柔韧性好:多股细铜线组成的导体以及合理的结构设计,使得电缆具有较好的柔韧性,便于在矿井中进行布线和安装,能够适应复杂的巷道布局和弯曲半径要求。适用范围煤矿行业:广泛应用于煤矿井下的监控系统,如瓦斯监测、通风监测、排水监测等,实现传感器与监控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也用于煤矿井下的通信网络,保障矿工之间的语音通话和信息传递;还可用于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如采煤机、掘进机等设备的远程控制信号传输。金属矿行业:在金属矿的开采过程中,同样可用于矿井中的安全监控、通信和自动化控制等系统,确保矿山生产的安全和高效。使用条件敷设温度:电缆敷设温度不低于 - 10℃,以防止电缆在敷设过程中因低温而导致绝缘层或护套破裂。弯曲半径:一般不小于 15 倍电缆外径,避免电缆过度弯曲而损坏内部结构,影响信号传输。长期工作温度:通常不超过 70℃,确保电缆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不会因过热而加速绝缘层和护套的老化,保证电缆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