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科瑞EMS3.0是一款面向企业微电网和综合能源管理的智能化平台,以“源-网-荷-储-充”协同为核心,深度融合物联网、边缘计算与AI算法,助力企业实现能源效率优化、成本控制及低碳转型。以下从技术架构、核心功能、应用场景及优势等维度进行系统解析:
一、技术架构:云边端协同的智慧能源网络
分层分布式架构
终端感知层:通过支持Modbus、IEC 61850等15种工业协议的边缘网关,实时采集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PCS)、充电桩等设备的32项关键参数(如电压、电流、SOC),采样频率达10ms级,设备状态感知覆盖率>98%。
边缘计算层:部署智能控制器,集成“三预”AI模型(负荷预测、发电预测、故障预判),结合气象与车流数据,光伏出力预测精度>92%,负荷预测误差<5%。
云端决策层:基于动态电价库与虚拟电厂(VPP)接口,实现跨区域能源调度,支持分时电价策略自动执行(如江苏深谷电价0.3元/kWh储能充电)。
开放式兼容性
支持华为、阳光电源等10余品牌设备接入,打破信息孤岛,部署周期缩短40%。
二、核心功能:直击能源管理痛点
光储充协同调度
采用“储能+SVG”动态调节充放电速率与无功补偿,将光伏消纳率从45%提升至82%(河南案例),电压偏差控制在±5%以内,年减碳300吨。
解决变压器过载问题:储能10ms内响应负荷峰值,避免百万级扩容投资(陕西服务区案例)。
动态电价响应与收益优化
内置全国分时电价模型,自动执行“谷充峰放”策略,江苏某服务区年电费节省超50万元,综合用电成本降35%。
虚拟电厂聚合能力:10个服务区集群实现2万千瓦毫秒级调峰响应,单次收益超3万元。
碳电融合管理
集成ISO 14064标准碳核算模块,自动生成绿电证书与碳报告,某园区碳强度下降50%,碳交易年增收80-150万元。
离网应急保障
“光伏+储能+柴发”多能互补模式,电网故障时10ms切换供电,偏远山区供电可靠性达99%(陕西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