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特殊的经济环境,让企业更加注重短期消费转化的效率,直播带货这一风口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看重。作为流量黑洞的直播带货,主播往往都受过专业的培训,粉丝往往会因为关注某个主播而购买该款产品,成为该品牌的忠实粉丝。
直播带货的初衷是加速市场消化速率,一般会把价格压低,吸引用户跟风入场,哪怕是看过百场以上直播带货的用户,都未必会心生厌倦,反而因为商品诱人的促销低价“上瘾”,买进许多计划外的商品,自认为买到就是赚到的心理,疯狂囤货。
如今,许多企业会把不同的主播属性做好定位,谁负责种草,谁负责收割都会被安排好,往往种草与收割不会同时进行,甚至会让种草的主播一直种草,让其他主播前来收割。
直播带货由于时间相对较长、主播有互动性的优势,对用户心智的塑造也要比单纯的短视频形式更加全面深刻。而基于短视频平台的直播带货,相较于其他垂直类平台,具有更大体量的流量池,也迎合了用户习惯。
一、在主流短视频平台,较为可行的营销模式建议为:
1、以KOL短视频内容作为先导部队,抓人眼球,曝光重要信息;
2、随后以多个直播KOL形成矩阵,承接短视频流量,在多次“心锚深种”之后,完成收割转化。
二、短视频企业蓝V 运营思路
对品牌而言,短期快速获得消费转化在当前形势下是重点。但如果长期仅靠投放短视频KOL、网红直播带货,那就只是在为红人KOL的影响力做助推,并不能积累有效的品牌影响力。长此以往,消费者认同、信赖的始终是KOL本身而非品牌本身。短视频企业蓝V作为品牌在平台的官方阵地,应当成为品牌运营中重要的一环。当消费者的购买理由(Reason to Buy)从产品性能与品牌调性,逐步让渡于他们所信任的KOL人格魅力。
品牌在这个“货找人”的内容化时代,也需要思考自身的IP化运营:
1、短视频企业蓝V可用人格化的基调,创造和品牌、产品关联的内容,吸引、积累平台上的粉丝群;
2、在强化企业品牌曝光和树立IP个性的同时,不断将沉淀的粉丝导入私域属性更强的微信社群、朋友圈、公众号等流量池;
3、在私域流量池中定期发布品牌带货直播、提供晒单福利、发起抽奖激励,以此精细化地留存粉丝,拉动活跃度,促动购买成交和销量增长;
4、进一步,可以利用晒单福利等裂变形式,将外围的新用户拉入短视频蓝V粉丝团和私域流量池,形成良性迭代循环。
通过这种品牌运营模式,不仅可以在碎片化环境中及时唤醒消费者、降低获客成本,还能在网红KOL的流量带货模式之外,拥有更多的品牌长效发展的可能。
三、短视频矩阵营销思维
由于短视频平台的账号间粉丝和流量的流动性较强,矩阵式营销的“组团发力”策略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打法。在短视频平台内,矩阵营销思维可以运用于KOL投放、直播带货、企业蓝V运营等多种方式。
在KOL投放中,选用头部、中腰部和尾部达人构成的金字塔式推广矩阵。头部达人用于大规模曝光和增强信用背书;中腰部达人跟随头部达人,填补认知空白进行种草,为产品增加讨论热度和互动;尾部达人乃至KOC内容与粉丝的距离更近,更有真实感和说服力,粉丝黏性和信任度甚至可能强于头部达人,适合传播UGC用于购买前最后一步的口碑推动。
直播带货,如“短视频平台带货玩法”中前述,短视频形式+直播达人矩阵组合的模式,可以带领用户完成“基本认知-洗脑种草-拔草收割”的完整消费链路,是值得尝试的同一平台内“跨品种”新矩阵玩法,其中还有很多的细节等待我们探索和完善。
在企业短视频蓝V账号培育中,主品牌账号可以和子品牌形成账号矩阵,日常子品牌账号围绕各自品牌和产品业务独立运营,关键节点共同出声,达到声量共振、粉丝互通。类似的,品牌蓝V账号也可以联合MCN机构或者自行孵化达人账号。达人号的日常内容能有效扩展品牌内容的外延,跳出品牌、产品的局限输出内容,在品牌发声、专业背书、粉丝引流、带货种草等多方面配合企业蓝V运作。
在风云变幻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几年来快速成长的短视频生态已将营销行业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内容为王”、“品牌IP”、“精准高效”、“品效合一”这些曾经飘在空中的抽象概念,俨然已一一落地在短视频的赛道上。市场洗牌时刻已经到来,企业只有不断尝试拥抱变化,才能赢得市场!
【摘自】http://www.shunyn.com/news_v_11_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