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寺的白塔,建于元代(1279年),是元大都的遗存,白塔寺原名“大圣寿万安寺”,明代重修后改为“妙应寺”,大白塔也称为妙应寺白塔,是北京地区喇嘛塔之最。1961年,妙应寺白塔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文物地位比较高。在寺内大觉宝殿的前面,有一对石狮子,这就是本篇博客的主角儿。这对儿元代的石狮子,其实与白塔寺没有任何关系,是一件搬迁而来的文物,不仅石狮子是搬迁来的,石狮子底下的雕龙须弥座,也是从不同的地方搬迁而来,与石狮子也没有任何关系,与白塔寺也没关系,而现在这些元代的石刻十分和谐地在一起,唯一的联系是,它们是元代的古迹。
石狮子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色,醉美古中国学堂在千聊网组织过免费的讲座,由蔺老师讲《中国历代狮子特征及演变》,受益匪浅。之后,又听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组织的金石大讲堂,由吴梦麟老师介绍北京石刻艺术馆馆藏和北京地区的石刻典故,听得津津有味,因为大部分北京的田野石刻都去过,包括房山孔水洞内隋代的佛造像和佛经石刻,算是比较最早的摩崖造像了。而北京地区的石狮子没有太老的,多是明清作品。与早期历代帝陵和其它地方差距很大。仅有的几件老石狮子存放在博物馆,品相也很差。比如石刻馆内说是史思明墓的唐代石狮子,体型不大,也算是馆藏的宝贝了。外地精美的老石狮子本身很重,很难搬到北京来展览,去年国博举办的秦汉文物展,把山东博物馆的东汉石狮子请来了,有幸一睹真容。狮颈部有隶书铭文一行“洛阳中东门外刘汉所作狮子一双”,记载了工匠的姓名和籍贯,但没有注明具体年代。算是最早的狮子圆雕作品之一。如果不计佛教作品的狮子,不计浮雕作品,门砧石作品,只计算大型圆雕石狮子作品,数来数去,现存白塔寺的元代塌腰石狮子,成为我的最爱,专门去白塔寺拍了狮子的照片。
说先元代石狮子有一个别的朝代没有的特征,就是“尊右”的国家礼仪。根据历史记载,唐、宋、明代是尊左,中间只有元代改为尊右。以右为上,所以门口狮子的公母摆放与其它朝代相反。我们常见的是“男左女右”,这是按出门向外走的方向分左右,面向和狮子的朝向一致。元代有部分狮子的摆放是“男右女左”,白塔寺的石狮子正符合这个特征,右边为雄狮,左边为母狮子,元代的石狮子无疑。